孔子在《礼记·礼运》篇中,设想了一个“大同小康梦”: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。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。货、力为己。大人世及以为礼,城郭沟池以为固,礼义以为纪,以正君臣、以睦兄弟,以和夫妇,以设制度,以立田里,以贤勇智,以功为己。故谋用是作,而兵由此起,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王、周公由此其选也。此六君子者,未有不谨于礼者也。以著其义,以考其信。著有过,刑仁讲让,示民有常。如有不由此者,在执者去,众以为殃。是谓小康。
这个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”的伟大梦想,实际上就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民生梦。在这样一个社会中,“天下为公”而不是“天下为家”;财富公有而不是私人藏有;人人都要为了全体的利益进行劳动,反对将劳动的成果为一己享用;每个社会成员,不论老幼鳏寡孤独,都有很好的保障;人人相亲相爱,没有欺诈掠夺。这是一个安逸和谐的乐土,是“老者安之,少者怀之”[1]的“天堂”,这种“小康”“大同”的梦想,成为后世中国人不懈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