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之后,西晋不信邪,大搞分封制,结果“八王之乱”成为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。所以分封制在此以后成为历朝历代的禁忌,唐朝中晚期的藩镇割据与分封制类似,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,并不是唐朝一开始的设想。由此可见分封制的危害巨大,而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明白拥兵自重的危害,那么为什么他还要一意孤行呢?
1.满朝上下一致通过
其实说一意孤行好像还不对,因为朱元璋决定采取分封制的时候曾询问过手下大臣的意见,而所有大臣全部都表示支持朱元璋的分封决定,并称赞朱元璋这一决定是能够令大明朝长治久安的良策。随后,朱元璋又给大臣们举例子来表明自己的决策是经过历史验证的,认为分封制“周行之而久远,秦废之而速亡”,将周秦享国时间的长短归结于是否推行分封制,从而证明自己的决策并不是突发奇想。这下大臣们更是一个个都高呼“皇上圣明”了,比如被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的宋濂便称朱元璋这一决定使得“天子如首,诸王如手足”,依靠分封制将整个大明宗室连成一体,牢不可破。看到自己的手底下的这班大臣都十分懂得“揣摩圣意”,朱元璋也是很开心的,可以说是龙颜大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