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有机体的劳动过程重述了概念的劳动过程。正如概念包含环绕它的客体,生命有机体通过将客体纳入其中而重申和增强了这种生产过程。那么,生命是黑格尔逻辑学概念的重要部分,而这种生命有机体是理念得以实现的一个手段。
我对黑格尔的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讨论要强调的是概念的作用。概念不仅是一个事物的内部存在,如生命,而且也是认识的方法。要了解一个事物,就得了解它的概念,因此认识活动取决于一个事物的概念的知识。
但这种生产过程没有停止,因为它继而蔓延到再生产过程中。主观性必然否定新客体,然后是新内容,而这样做是通过扬弃新客体—内容完成的。这种新的外部性为概念所吸收,而概念重新产生了另一个客体。黑格尔描述了一个建立在消费、保留、生产、异化、再占有和再生产等概念基础之上的创造过程。
我对黑格尔的表述强调生产的主观方面,而在这一点上我采用了埃德蒙德·胡塞尔、亚历山大·科耶夫和让·伊波利特的现象学解释。但马克思生活在现象学学派声名鹊起之前,他对黑格尔的接近是分裂的。一方面,正如这里所描述的,他将黑格尔的生产理论永久化;另一方面,他通常将黑格尔的哲学解释为泛逻辑主义的表述。在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处理劳动过程的这一章中,马克思延续了黑格尔的生产理论,但在他的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》以及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最后一章“对黑格尔的整个哲学的批判”中,他将黑格尔表述为泛逻辑主义者。当马克思相信理念是黑格尔主义体系的主题时,他强调柏林这位令人尊敬的哲人的泛逻辑主义方面。在马克思看来,决定性的因素是对主观性的安置:要么将其安置在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中,要么将其安置在绝对理念中。